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夯实延边农业发展的根基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26卷第2期2004年6月延边大学农学学报Journal ofAgriculturalScienceYanbianUniversityV01.26NO.2Jun.2004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夯实延边农业发展的根基张志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经济研究所,北京

第26卷第2期2004年6月延边大学农学学报Journal ofAgriculturalScienceYanbianUniversityV01.26NO.2Jun.2004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夯实延边农业发展的根基张志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经济研究所,北京)摘要:分析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农业发展;根基;人力资源开发中图分类号:S一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999(2004)02—0132—05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跨境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研究新世纪延边的开发,就是要研究延边各少数民族和整个延边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把握“兴边富民”这一有利时期,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夯实农村发展的根基.这不仅可以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更是从根本上促进边疆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现实需要.1兴“业"才能兴边树立“兴业才能兴边,兴边才能富民”的意识,做强做大农业,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培育延边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政治边防的影响,延边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凸现,无论是与兄弟州比较,还是自己的发展速度,延边都表现出了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据有关资料,延边由发展速度最快的自治州位次日益后移,到1998年变为第六位.从增长态势来看,GDP前十强中,除延边州以6.7%的速度增长外,其它的都以9.5%~13.8%的高速度发展.人均GDP在兄弟州中也呈后移之势.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从1993年开始,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投资3.8亿元,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先行建设、适当超前”的原则,突出重点,狠抓了一批关系全局、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道路建设、市政规划建设和布尔哈通河综合治理.“九五”以来,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是“八五”期间的1.8倍.2001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54.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的振兴需要项目的支撑.党在新时期的民族政策,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能否把这些优惠的政策转变成发展的动力,最为关键的是项目建设.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发展特色农业经济、重新培育拉动延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一个涉及整个延边的问题.农业的发展壮大不但可以解决农业发展收稿日期:2004—04—19作者简介:张志新(1973一),男,湖北武穴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经济研究所,在读博士第2期张志新: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夯实延边农业发展的根基133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而且还能为第二、三产业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初级原料,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缓解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农业发展壮大了,第二、三产业有了发展的后劲,延边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有更加可靠的保障.边疆稳定,人民才能更富裕.综观延边有发展特色的农业经济的条件,具体表现在:(1)在土地资源中,林地面积最大,全区有林地面积305万hm2,占全省林地面积的38.8%.人均林地面积为1.4 hm2,居全省各区之首.森林覆盖率为75.8%,活立木蓄积量为.1万m3,是全省和全国的主要木材产地之一.同时,本区的森林资源与草地植被对本区、全省乃至全东北的生态环境起着相当强的稳定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2)依附于森林资源的野生植物资源很丰富,品种达上千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800多种,还栖息着600多种野生动物,200多种鸟,是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的主要产地之一.(3)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盆地,面积为2237 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5.24%,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66%.土质肥沃,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加之丰富的水资源和适量的热量资源,使本区的水稻生产在农业作物中占较大比重,成为本区的优势作物,并使本区成为全省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4)本区是全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河川年总流量为166亿m3,水力资源蕴藏量为60万kW,人均水量5850ITl3,是全国人均水量的2.2倍,但水资源分布不平衡.(5)教育普及、劳动力素质较高,社会劳动者人数112.85万人,占社会总人口(217.58)的51.9%.延边劳动力资源中最大的优势是职工中科技人员比重较高,科技人员占全部职工的20.3%.(6)延边长白山地区为联合国圈定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林绿、水清、气爽等特点.以上是延边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但是现实中农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对其它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太明显;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等.如2002年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总产值仅为21.1亿元,占延边总产值的13.62%.这样农业的发展必将影响到全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影响延边农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成为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2富“人"才能兴业富“人”才能兴业,兴边才能持久.这里所讲的富“人”是指丰富的人力资源.即要使延边的人口数量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同时也要提高人口的质量.西部地区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开发西部应当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西部开发的首要目标是解决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的状况.但一项成熟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力资源开发对提高经济增长率最为有效.社会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提高0.1个百分点;如果人口增长率降低1个千分点,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则可提高0.36~0.59个百分点;如果普及初等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每提高1个千分点,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可提高0.35~0.59个百分点;两者的综合作用可使人均GDP提高O.7~1.18个百分点.从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出,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子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延边地区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民族教育事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是不争的事实.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较早的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非文盲率达到99.97%.全州人VI文化水平普遍较高,每10万人拥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就有3037人,是全国平均值的2.1倍,134延边大学农学学报第26卷居30个州之首.但随着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产业结构的变动.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经济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动.只有按照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开发人力资源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激发人力资源的活力.延边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趋缓,主要是由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带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延边农村的产业结构由单纯的种植业已发展到许多行业部门,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迅猛.据统计资料,到2002年从事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50.0%、21.4%、28.6%,同目前的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即使是在农业部门内部,种植业的种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由单纯的粮食作物发展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林业生产等几大种类.2002年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为2221 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1.7%.其它如苏子、烟叶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适应市场的需求,经济作物和优质高效的农业日益得以推广,这些都对农民的素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从而使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成为当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的过程.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使延边人力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有效经济优势,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从而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当前的工作任务是:一方面要树立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大农业从业人员的开发,使之成为新一代的农民;另一方面要高度关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其最终目的来看,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要实现劳动力的供给与农村经济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引致需求,因此它在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并引导着劳动力供给的方向和流量.另一方面,劳动力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劳动力供给也对劳动力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决定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能否达到协调状态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动状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当重视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实际上,由于劳动力专业分工的存在,劳动力并非是质上无差别的一个整体.因此在研究人力资源问题时,首先必须要研究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在结构上的适应状况.同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需着眼于未来的经济发展与劳动力供需之间的协调,因此它需要从动态上考虑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问题.3对策与建议发展延边特色农业经济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I'-lA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他强调:“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将人力资源的潜力转化为现实发展的优势,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人才辈出、第2期张志新: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夯实延边农业发展的根基135人尽其才的环境,特别是要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加快人力资源能力的培育.”只有牢牢把握农村人力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否则只可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有按照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遗余力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新时代的“农民工”和农业产业工人,把延边州农村人力资源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才是唯一的出路.具体来说:3.1确立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中心和“开发优先”的基本策略各级政府一方面要把原来重视物质资源开发的政策改革为先人力资源开发后物质资源开发的政策;另一方面要制定适合延边实际的计划生育政策或办法.与此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分步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只有这样农村经济增长的后劲会更大,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会切实加快,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自然也会迎刃而解.这种人力资源开发优先战略,无论理论上还是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己证明是正确的、可行的.3.2全社会要形成“先开发、后就业”的就业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源首先进行最低限度或较充分的开发,然后再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这是新时期有效就业并根本解决就业问题的最佳就业政策选择.换言之,就是要把传统的“就业第一”改革为“开发优先”政策,使劳动力在就业和再就业之前,就要接受最低限度的教育培训,掌握必要的或较高技能之后再准予就业.这样既可保证劳动力适应市场需要,较快实现有效就业或更快向新产业部门转移,又可保证新增就业带来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大活力并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产业空间,使就业机会增多.其结果就会形成“就业唤起新的就业”的良性循环和就业扩大效应.同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仅要关注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培训,也要对从事农业的“农民”开发.因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生产方式对传统的农民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挑战,忽视农民开发就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深度的影响.尤其在中国入世后的今天,市场机制要求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开发,从而提高农业效率,满足市场的需求.3.3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农村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彻底改革农村地区的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后天教育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得.针对延边地区的农村教育现状,不但劳动者自己要重视职业教育或培训,而且政府和企业也应该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劳动者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技能,在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分配,增加劳动的热情,提高了积极性,有利于劳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政府应着重发展和完善职业技术的培训体系,宏观上调控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均衡.企业应按照《职业教育法》,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出发,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依法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关键是要与农村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按照“最适用的才是最好的”原则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构建一个符合地区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但不能办成学历教育或文凭教育,因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性能给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现实利益,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更长久发展的物质资本.否则,会损害人民的热情和信心.因此,农村地区必须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网络.3.4改革和优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合理的用人机制这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实现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当前,除了要进一步深化

文章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网址: http://www.zgrlzykfzz.cn/qikandaodu/2021/0104/363.html



上一篇:坚持文化牵引 促进持续发展
下一篇:饲料企业营销策划系列讲座之二 21世纪饲料企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投稿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编辑部|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版面费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论文发表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