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探究(3)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信息化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 (一)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信息化思维深入人心 国家在全社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5G网络、人工

四、信息化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革新

(一)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信息化思维深入人心

国家在全社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5G网络、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在高校改革中也在不断推进高校信息化网络的构建,使得高校学者研究信息化问题的人数不断增多,相对科研产出成果颇丰,人才培养也极为重视计算机等大数据专业的设立,与时俱进。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有了深刻的改变,决策层对于信息化改革出工出力,大部分高校每年都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大量经费,举办人力资源信息化会议,开办相关论坛,训练营培训相关人员掌握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技术。最重要的是转变了服务对象的角度,就是以人为本,过去重视内部方便,而在人事信息化中逐渐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

(二)高校采用先进的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ERP系统实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简称,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面向企业核心业务,整合企业的管理理念、工作流程、工作数据、人力物力资源、计算机软硬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上颇受追捧,而其优秀的运作机制和工作程序为企业提供了高效收益。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中引入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将各项人事工作数据信息进行集成化、规范化、整合化,实现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及时、准确了解分析,获得管理上的规范、高效。高校在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化的途中,可以充分利用ERP信息技术开发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这一系统可以在高校中完成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对于校内人事调动、人岗匹配、升迁路径、培训计划等可以制定出职务模型,针对个人提出相应培训方案和发展建议;另外还可以进行人员成本分析,利用大数据进行人事细节分析和发展总评分析,对人员的选用保持合理成本,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率。

(三)利用互联网搭建优秀人才招聘云平台

高校利用信息网络搭建的优秀人才招聘平台有别于传统的人才招聘网站,根据高校自身需求定位高端人才的线上招聘平台,以教学和科研项目对接、合作为主,在保证招聘人员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上,配合大数据信息分析系统,将高校与个人供需双方的学历、专业、人数、职位、经验等需求进行自动匹配分析,扩大了高校人才招聘的信息渠道,同时为高校招聘高端人才提供了专业平台,也盘活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

信息化时代高校在人才招聘与甄选上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云平台。实现人才招聘与安置政策的实时发布、人才信息实时查询、人才招聘数据的实时统计整理、人才与科技项目的需求实时对接,可以在学校与个人之间建立起联系渠道,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节约了人才供需双方的时空成本。

(四)根据可视化数据辅助人才培养和校内决策

传统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对人事工作的管理全凭个人决策或群体决策,科学性、准确性成为困扰决策者决策的问题。对于校内人才培养,空有战略设想,但缺少具体的人才战略规划;注重对高质量人才的引进,忽视人才培训与开发及外部人才引进造成的“水土不服”症候。对于校内决策,由于缺乏数据参考,领导人员在决策上容易出现“一言堂”现象,从而产生决策失误,变好事为坏事,影响工作效率。

信息化完善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校内决策搭建了优秀的平台,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支持下,利用全面、准确、系统、及时的数据支撑及其分析功能,能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扩宽路径、提供参考、分析匹配;在校内决策可以实现全面对比、预测趋势、科学决策、未来发展。从而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五、结论

教育大环境的变革,改革必定会有阻力,高校信息化建设必定会经历阵痛,高校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掌握和吸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切不可因循守旧,要敢于打破旧的桎梏,还须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布局构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当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仍是以人为本,优秀人才可以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和巩固。因此合理规范人力资源,给予适宜工作环境,增强员工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归属感,利用激励因素,消除保健因素,促进人力资源在高校内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网址: http://www.zgrlzykfzz.cn/qikandaodu/2021/0627/481.html



上一篇:企业关键员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核心思路
下一篇:新经济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特征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投稿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编辑部|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版面费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论文发表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